[1] 樊新荣,罗云.中医脏腑不通症候背俞穴红外热图特征研究[J].中医药导报,2014,12(16):15-17. [2] 王瑜华,叶真,包中涛,等.健康女性乳腺体表温度分布红外热成像与特征分析[J].福建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2,28(5):58-61. [3] 陈锂,李子孺,黄博,等.“二分二至”节气人体红外热像的比较分析[J].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14,20(1):65-68. [4] 王乐鹏,龙晓华,李洪娟,等.健康人体红外热像四时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[J].中华中医药杂志(原中国医药学报),2015,30(5):1809-1811. [5] 倪金霞,高思华,田甜,等.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健康人脏腑功能的可视化研究[J].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2,35(10):666-669. [6] 李俊来,李昶田,贾红,等.热层析成像温度分布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[J].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乳腺影像学,2014,22(4):241-243. [7] 张信成,仇湘中,蒋盛昶,等.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红外热像图表现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[J].中医药导报,2016,22(3):55-57. [8] 唐皓,蒋盛昶,陈坚,等.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诊断中的意义[J].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5,35(2):43. |